联华证券_炒股杠杆平台_实盘配资公司
炒股杠杆平台

你的位置:联华证券_炒股杠杆平台_实盘配资公司 > 炒股杠杆平台 > 股票杠杆平台推荐 利空侵袭!2500亿龙头跌停

股票杠杆平台推荐 利空侵袭!2500亿龙头跌停

发布日期:2025-04-05 21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18

股票杠杆平台推荐 利空侵袭!2500亿龙头跌停

K图 002475_0

  周四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,创业板指以1.86%领跌。两市成交额1.14万亿元,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631亿元。盘面上,大消费表现活跃,农牧饲渔(+2.39%)、旅游酒店(+2.38%)、商业百货(+1.65%)等涨幅靠前。相反,消费电子、电机、家电行业等回调居前。

01

  2500亿龙头闪崩跌停

  看个股的话,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周四低开低走,最终以跌停价收盘。市值一天蒸发约285亿元,按其28.31万户股民估算,人均蒸发约10万元。

  2024年中报显示,立讯精密主营业务收入中外销为900.71亿元,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1035.98亿元的86.9%。

  另一消费电子龙头歌尔股份,周四也是跌停收盘。该股2024年年报显示,主营业务收入中国外部分达915.75亿元,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1009.54亿元的90.7%。

  消息面上,据新华社报道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所谓“对等关税”的行政令,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%的“最低基准关税”,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。

02

消费电子集体走弱

  在两大龙头带动下,消费电子板块周四整体弱势,恒铭达

  也是跌停收盘;安克创新、蓝思科技大跌超10%。达瑞电子、领益智造等也跌幅靠前。

  千亿巨头蓝思科技2024年年报显示,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达698.96亿元,其中外销收入409.78亿元,占比58.6%。

  虽说周四消费电子领跌,但往后看,在AI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,消费电子的景气度已然值得期待。

  华福证券就表示,消费电子正处AI带动行业创新周期来临和巨头新品催化不断的拐点。AI将率先落地手机等成熟消费电子产品,带动量价齐升。此外,AI将加速新硬件形态探索。

 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,2025年第一季度,AI终端创新呈现高性能计算、轻量化设计、场景多元化三大特点。CES 2025成为技术落地的核心舞台,推动AI从云端向端侧渗透,同时加速具身智能、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。未来,AI与终端硬件的深度融合将重塑消费电子生态,进一步拓展人机协作的边界。

  据上海证券报援引相关机构预测,2025年生成式AI手机出货量将近4.2亿部,同比增长82.7%;2025年AI PC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.14亿台,较2024年增长165.5%。此外,以人形机器人、AI眼镜/XR头显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迎来加速发展。

03

内需题材集体强势

  与消费电子明显下跌不同,周三农牧饲渔、旅游酒店、商业百货、食品饮料等内需题材逆势走强。蔚蓝生物、大连圣亚、岭南控股、永辉超市、国芳集团、祖名股份等个股纷纷涨停。

  政策来看,“扩大内需”已然成为了高频词。据澎湃新闻报道,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,这也被明确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中的首要任务。2025年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。到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依然摆在了首位。

  浙商证券表示,面对特朗普的“对等关税”,预计未来我国通过以下方式予以应对:一是汇率双向波动空间加大;二是存在增发特别国债可能,重点用于两新和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;三是4月可能降准应对。

  而开源证券表示,国内或将推出增量政策,扩大内需,以应对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对我国出口及经济的可能影响,关注降准降息落地和可能的增量财政政策(比如稳地产、提振消费等方面)。

  华泰证券近日表示,近期,随着泛科技资产进入催化空窗期,投资者开始寻找有承接潜力的板块,部分泛消费行业可能是潜在的调仓去向之一。第一,促消费是2025年的政策重心,具体措施陆续出台,抓手愈发明确。第二,短期看,高频数据、企业盈利预期显示泛消费基本面正在点状改善。中期看,就业企稳、社会保障支出扩大、房价筑底等积极信号渐现,收入和消费倾向渐具改善基础。第三,部分泛消费的估值性价比较高,外资等亦有潜在增配空间。

04

市场维持牛市格局?

  整个市场来看,上海证券表示,近期2024年年报及外围关税压制市场情绪。现伴随年报公布、关税落地,随着多种不确定因素出清,流动性逐步释放。A股市场本轮上涨逻辑不受关税因素影响,内部经济数据向好带来确定性,一季报可期。多方面政策或在路上,其中围绕GDP值的挖掘,整体市场维持牛市格局不变。

  中信建投则表示,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不断试探止跌的状态,板块呈现轮动。受制于成交量不足尚没有一个板块走出持续表现,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成交量放大,观察与指数共振的题材再考虑是否跟随更为稳妥。

仅供投资者参考股票杠杆平台推荐,不构成投资建议